为了适应科技、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,落实聊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“坚持走开放式发展科技之路,继续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”的精神,山东聊城市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、民营科技企业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、示范基地等征集了一批企业技术项目需求,寻求与
互利互惠、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科技合作,与我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,力争落实一批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项目在聊城实施,以期实现“共赢”,从而加快该区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调整当地的经济结构,提升产业层次,推动经济增长。
聊城市与我校素有一定的科技合作基础,近期学校将择期与山东聊城市进行科技对接,请学校各院系、科研机构落实好该项工作,通知有关研发团队或相关专家、教授积极与相关企业做好项目的前期对接,对接情况请及时反馈给我们,我们将努力做好协调推动事宜,如初步达成技术协议和签订技术合同的项目,便于直接在合作洽谈会上签署,现场寻求该地区的有关部门在立项、评奖、资金等方面的支持。
附件二:聊城概况
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,古运河畔。全市辖8个(区\市县)和一个经济开发区,人口600余万,面积8715平方公里,以中国“江北水城、运河古都”著称,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国家卫生城市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。
聊城历史优久、文物众多。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,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达400多处。三国时期的曹植墓,明代的光岳楼,清代的山陕会馆,临清市的运河钞关、清真寺、舍利塔等,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。聊城人杰地灵,名人志士众多。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、唐初名相马周、宋代医学家成无己、明代文学家谢榛、清代“义学正”武训、抗日名将张自忠、国画大师李苦禅、国学泰斗季羡林等,都是聊城人的骄傲。聊城文化底蕴深厚,《水浒传》、《金瓶梅》、《聊斋志异》、《老残游记》等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许多故事即出自聊城。聊城市区中的东昌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内湖泊,水域面积6.3平方公里。京杭大运河、徒骇河等多条河流穿城而过,与东昌湖水系相通,形成了聊城“城在水中,水在城中,城中有湖,湖中有城,城河湖一体”的独特城市风貌。现在东昌湖旅游区是国家4A风景旅游区。
聊城交通便捷、四通八达。贯穿南北的京九铁路、连接东西的邯济铁路和聊泰铁路在这里交汇,构成黄金大十字,成为中国北方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。聊城编组站是京九线四大编组站之一。济聊馆高速公路、青银高速公路像两条巨龙横穿聊城东西,德商高速公路纵贯聊城南北。聊城市与所属县(市区)均有一级以上公路相连,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。从聊城出发,一小时到达济南国际机场。4小时北到北京、东到青岛。
聊城科技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,近年发展迅猛。2011年,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,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89家。全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17项。拥有科技部认定的“国家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、“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”、“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,孵化面积4万平方米,在孵企业92家。工程技术中心115家(其中,国家级2家,省级18家)。聊城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,拥有能源与化工、运输及农业装备、有色金属及其加工、医药及食品、纺织服装、林浆纸业等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。代表企业信发集团、时风集团、祥光铜业、东阿阿胶、中通客车、鲁西化工、中冶纸业等大型骨干企业普遍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,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也依托高校院所迅速壮大。目前全市有500家企业与国内外20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,为聊城市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校 联 系 人: 李鸿伟 83793170/1395175834
仇向群 83793170/13851948357
电 子 信 箱: lihongwei8341@163.com
2012.10.17